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伴随吞咽功能下降、运动障碍、营养吸收减弱等问题,合理饮食不仅能补充营养,还能减少呛咳、误吸等风险,延缓身体机能衰退,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规划:
首先,优先保障营养均衡与能量供给。患者因肌肉僵硬、活动量减少,仍需充足能量维持基础代谢,可选择高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豆腐脑、鱼肉泥(选刺少的鲈鱼、鳕鱼)、蒸南瓜、煮软的菠菜泥等。蛋白质能延缓肌肉流失,维生素可增强免疫力,建议每天保证 1-2 个鸡蛋、300ml 左右低脂牛奶或豆浆,以及足量蔬菜、水果(需制成泥状或切小块,避免大块食物呛咳)。
其次,调整食物形态与质地,降低吞咽风险。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吞咽反射减弱,易发生误吸,需根据吞咽能力调整饮食形态:轻度吞咽困难者可将米饭煮成软粥、面条煮至软烂;中度困难者需将食物制成匀浆(如用料理机将米饭、蔬菜、肉类打成糊状);重度困难者可遵医嘱使用营养匀浆膳,避免干硬、黏性大的食物(如汤圆、年糕、坚果),同时控制液体摄入方式,可将水或汤用增稠剂调至糊状,防止饮水时呛入气管。
最后,注重饮食细节与安全。进食时需保持坐位或半坐位(头部稍前倾),避免平躺进食,减少误吸风险;每餐进食速度放缓,小口慢咽,每口食物咽下后再喂下一口,进食后不要立即躺下,可坐 30 分钟再休息;此外,需观察患者进食后是否有咳嗽、气促等误吸表现,若出现频繁呛咳,应及时就医调整饮食方案,必要时通过鼻饲管补充营养,确保饮食安全与营养充足。
健康饮食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如吞咽能力、消化状况)动态调整,建议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同时配合康复训练,更好地维护患者生活质量。
发布于:北京市恒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