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上,俄军把光纤FPV(光纤链路的侦察/打击无人机)用得越来越灵活,借此规避了乌军许多西方电子干扰设备,取得了明显战果。但战争常常催生对抗手段——乌军在前线布设光纤切割器并利用其干扰放线速度,这些问题限制了光纤FPV的效果,于是前线侦察兵把需求反馈给军工企业,促成了一种改进方案:中继版光纤FPV组合。 这套方案的核心是在传统的光纤FPV之外,再配备一架中继无人机。中继机具备更强的抗干扰和链路管理能力,能在更靠近交火地带的位置与操作者保持稳定联系。作战时,两机同时起飞,但光纤的起始端不再放在操作者身边,而是接在中继机上——这样一来,光纤FPV本体可以继续延伸到目标深处,而操作者与中继机之间的无线链路则承担远端控制和数据回传的任务。 俄方称,这种组合在战场上显著扩大了实战范围:携带迫击炮弹或RPG弹头的光纤FPV能更轻松接近敌后目标,打击集结点、物资车队和燃料补给等重点目标。同时,由于操作者到中继机之间没有直接拉设光纤,前线布置的光纤切割装置对这一段不起作用,降低了被切断的风险。中继机在接近前线的空域活动时,由于前沿干扰设备的密度相对减小,也相对安全。
总体来看,战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双方都在用创意改造和组合现有技术以寻求优势——这些变化在和平时期难以预见,也反映出现代战争中信息链路与机动方式的重要性。 发布于:天津市恒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